QS:污泥龄(d)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Q:进水流量(m3/d)SSi:进水悬浮固体浓度(mg/L)16、细胞平均停留时间计算公式:MCRT=(MLSS*Va)/(Qw*SSr+Q*SSe)上式中: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Va:氧化沟体积(m3)Qw:日排泥量(m3/d)SSr:回流污泥浓度(mg/L)SSe:出水悬浮固体浓度(mg/L)活性污泥QS在15天左右,MCRT一般应稍低于QS,并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调低。回流污泥浓度SSr主要由回流比进行控制,回流比加大则污泥浓度下降,回流比减小,则污泥浓度增加,污泥浓度用来计算F/M。17、溶解氧量的调整其主要依据是氧化沟中溶解氧(DO)浓度,主要手段是曝气强度控制;氧化沟中,污水混合液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以转刷、转碟或表嗓机推动和充氧,在曝气装置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由好氧段逐步过渡到缺氧段,好氧段溶解氧浓度DO宜控制在1mg/L~3mg/L,缺氧段DO宜控制0.2~0.5mg/L。转刷(转碟)曝可以调节出水堰的高度,使转刷(转碟)改变淹没浮度而改变曝气量,若没有变频调速装置,则可改变转速调节曝气量,也可增开或减少转刷(转碟)数量来调节曝气量。如果减少曝气量而影响水在池内的流速(应控制在0.25m/s以上),则应增开水下推流器,以保证池内流速,不致淤积。18、回流污泥量的调整其主要依据是污泥沉降指数与二沉池污泥厚度,主要调控手段是回流比。在氧化沟工艺中,剩余污泥合理排放后的二沉池污泥必须全部回流到氧化沟中,才能保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从而保证其处理能力,回流污泥量的控制就是基于这个要求,其方法有:按二沉池泥位控制,即按设计要求确定的泥位,或使泥层厚度控制在0.3~0.9m之间,同时使泥层厚度小于泥位以上水深的1/3。如果实际泥位超过设定的泥位,应增大回流量,如果泥位低于设定值应减少回流量,使逐步控制泥位在设定值上,但调节量不宜超过10%,待下一次巡检时检查泥位的变化,再给予适当的调整,当二沉池泥位稳定,在一个值的时候,说明所有的污泥已回流到曝气池,达到了工艺要求,这个回流量与进水量直接有关,进水量增加(或减少),带出曝气池的污泥量成比例增加(或减少),回流量也应成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因此习惯上用回流比(R),即回流污泥量与进水量之比来控制。19、运行状态的纠偏运行状态不理想,通常是由于上述三种调整不能及时引起,水力负荷(F/M)不适当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也有可能是机械或水力故障和进水水质突变(如非计划性工业污水的冲击负荷)引起。及时的调整须在运行中长期对季节性水质(含水温)水量的趋势分析后得以总结。运行参数的调整具有滞后效应,故应小心调整(单次调整量应小于10%)并耐心观察。常见的运行故障表征及应对方法详见附录四,系统故障诊断指南,各厂可依据各自情况增删。在运行状态纠偏的过程中,其中关键的过程控制参数为F/M,即BOD5污泥负荷,F/M计算公式如下:F/M=(Q*BOD5)/(MLVSS*Va)MLVSS=f•MLSS上式中:
Q:进水量(m3/d)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mg/L)f:常数,对市政污水一般取0.75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g/L)Va:氧化沟有效容积(m3)由于BOD5需要五日才能取得结果,因此又采用测定COD来推BOD5,对氧化沟的F/M值应控制在0.05到0.15之间。20、故障调度污水厂紧急状态包括:a、停电或断电;b、厂内重大故障;c、管线泵站故障;d、暴雨洪水。暴雨时进厂污水的调度由厂部在中控室协助下与排水管理处及提升泵站进行必要的协调。21、查看仪表数据记录a、运行控制参数是否正常。b、回流泵与排泥泵运行是否正常。c、氧化沟中DO是否在1.0mg/L至3.0mg/L的幅度内。d、加氯是否正常。22、感官巡检氧化沟中混合液的颜色能够作为不良污泥或健康污泥的指标,一个健康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颜色应是类似巧克力的棕色。二沉池是否正常,表面水是否清澈,池中出现气泡,上浮污泥,泥层是否太厚。如泥层太厚,应该加大污泥回流比。出水是否清澈,可直接反映运行状况,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23、查看化验数据计记录污泥指数(SVI)与微生物镜检,SVI通常应在70-100。如SVI太高,则可能发生污泥膨胀,若SVI太低,则可能是污泥老化。如镜检中发现丝状菌应考虑在回流污泥中加氯。空气用量(适用于鼓风曝气),在氧化沟中应维持DO在1mg/l至3mg/l,可假设空气用量是与进水BOD5直接关联的。BOD5要在取样后五天才有结果。空气用量的跟踪(结合COD值)是进水BOD5的参考指标。24、进出水泵站启动前检查启动前检查工作包括:a、吸水池水位,是否在允许开机水位以上b、水中有无可能影响水泵运行的杂物c、检查泵机是否安装正确,紧固件无松动,电缆、接线盒正常,出水闸门(若有)是否关闭。d、检查控制台(柜)开关位置,切换成手动控制状态,检查三相电源电压应在规定幅度内,拟开电机传感器湿度、温度正常,后续工艺段是否允许进水。25、进出水泵站巡检吸水池水位、吸水池有无杂物,逐台工作机泵的运转声音,三相电压、电流、传感器湿度、温度、水泵出口压力、流量,检查控制柜,切换开关是否设定在设定的自控或手控位置,机泵管道附属设备及机房、门窗是否正常。巡检频率为接班、交班各一次(增加交接班内容),其余时间每2小时巡检一次,交班巡检还包括设备、仪表、泵房及泵房周边生责任区的卫生与维护工作。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并记录在记录表中,例如水位低于设定值,应立即停机,检查水位继电器,使恢复正常,若水位高于设定值,应通知中控室增开水泵,在泵运转正常后检查水位继电器,使恢复正常;如吸水池有杂物应立即清理,若必须下池清理,则应按“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操作并通知中控室调人支援与监护,并应检查杂物来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情况;如机泵运转声音不正常,要寻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如机泵运行参数不正常则应调整与维护使其正常。当天气突变,例如暴雨即将来临,则应增加巡检,检查门、窗及采取必要的防水防雷措施。设备初次使用,设备经过检查、改造或长期停用后投入系统运行要增加巡检次数,即增加30分、75分各一次,若一切正常即转入正常巡检每120分一次。26、进出水泵站维护保养内容和频率闸阀:每月一次由长白班负责。检查阀杆密封情况,必要时更换填料,润滑点的润滑剂加注,若为电动闸阀则应检查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若长期不动的闸阀应每月做启闭试验。缓闭止回阀,每月一次调试缓闭机构、加注润滑油。桁车或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每月做移位和起吊试验,检查起吊用钢丝绳,防止锈蚀并检测其磨损量,若磨损大于原直径的10%或发现有断裂的股线,则应报告检修组更换。每班一次检查管道、闸阀、潜水泵吊装孔盖板、护栏、爬梯、支架等金属构件是否紧固、稳固,和采取稳固措施,若开始锈蚀则应采取除锈与防腐措施。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灯具。交班前要对管道、闸阀及其附属设备、电器控制柜柜面、泵房门窗、墙面、地坪和周围卫生责任区做一次卫生工作。并对电器控制柜的禁用挂牌复核,并保持位置准确。27、集水井的清理和频率每隔一年应对集水井进行清理和检查池体有无裂缝和腐蚀情况,若结构已经稳定,积泥和腐蚀并不严重可以适当延长清理周期。宜选择污水量较小的时段组织清理,估算清理时间和估算溢流污水量,确定时间后报告排水公司,获批准后组织实施,清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照明、通风和安全措施的准备,尽量缩短停水时间和确保安全,做好后续工艺生产变化的安排,才能开始工作。当主机将集水池降至最低水位后,切断所有主机电源,逐一起吊潜水泵,放入小型移动式潜水泵继续抽水,同时用高压水枪冲淤和清洗池壁,需下池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要点是进行强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及亏氧量,达到要求后才可下人,同时必须继续通风,强度可以适当减小,但不能停止,因为池内污物仍将释放有毒气体,要有人监护,下池工作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检查水池裂缝和腐蚀情况、检查管道、导轨和水泵接口腐蚀情况,若有必要则进行防腐处理,检查管道稳固情况和水位检测仪表,作出详细纪录后恢复生产。清池的同时机电检修工人应对起吊的潜水电机清理检查维护,清池完成后吊装复位、放水运行。28、粗、细格栅运行与维护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使用的格栅前应检查:a、格栅内无杂物b、润滑油及润滑油位c、格栅具备运行条件d、栅渣输送机和压渣机具备运行条件e、进出水闸门启闭灵活,密闭性满足要求f、电动和监控系统良好g、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正常,信息传输准确;手动控制柜具备操作条件,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装置切换正常。完成以上检查工作并确认无误后即可启动格栅投入运行,格栅启动步骤为:a、点动电机,确定电机工作正常b、启动进水闸门开始进水c、启动格栅和除污机d、启动栅渣输送机详细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格栅投入运行后的1小时内,应密切关注整机的工作状况,如发现任何异常的振动或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运行。29、清(运)渣程序格栅除污机清理下来的栅渣经栅渣输送机输送到渣斗中。渣斗中栅渣达到80%设计容量时应及时清运,同时每班至少应清运一次,清运至污水处理厂指定地点统一处理。30、沉砂池(以旋流沉砂池为例)操作程序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运行的旋流沉砂池前应检查:a、清理进出水管路和池内砂石等杂物b、搅拌器及传动装置具备运行条件c、空压机具备运行条件d、空气管线及其支撑稳固e、提砂系统及排砂管线具备运行条件f、洗砂器具备运行条件g、全部阀门和闸门启闭状态符合设计要求h、水面以下机械设备和池壁及池底的防腐和紧固完成i、电动系统、监控系统和保护系统完好j、控制系统现场手动控制柜具备操作条件,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和信息传输准确与正常,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切换功能正常。31、旋流沉砂池的启动程序为:a、启动进水闸门开始进水b、启动搅拌装置c、设定提砂系统运行参数d、启动洗砂器e、砂斗装满后的清运详细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启动系统时应调节各池流量至流量均衡,并尽可能接近设计要求。除砂与洗砂自动控制参数,应根据污水含砂率的情况进行调整。但每日至少复核一次,在沉砂池负荷发生变化时要对出水中的含砂量进行检测并应满足工艺要求。经洗砂器清洗后的砂收集到砂斗中或卡车上,并及时清运,清洗后的砂应运到指定地点。要定期对排除的砂的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要求有机物含量小于10%。当关闭进水闸阀停止沉砂池运行后,应进行提砂操作,确定沉砂池清砂工作完成后停止提砂系统运行。32、各类沉砂池正常运行参数表:各类沉砂池正常运行参数